我一直很喜欢系统动力学。这些内容每次看都有很多收获。而本文再次延展了我系统思考的边界。
虽然,本文用了大量的故事和比喻,但我依然认为本文需要反复读很多遍才能得到一些基础 的理解。在开始读之前,先简单介绍四个全篇经常出现的概念:
目的:一种驱动力或正反馈循环,是系统内在的动机和意图。它是系统运作的核心原则,推动着系统不断发展和自我维持。
混沌:代表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不可预测性。混沌常常是正反馈循环的结果,因为正反馈会不断自我强化,最终引起不可预测的反馈。比如,大 A 的参与者看大 A 就是典型的混沌;
秩序:代表系统通过持续的过程保持平衡的状态。秩序不等于静止。比如,反反复复的3300 点。
无序:无序被描述为目的被消耗后的状态,是系统在消耗其目的和能量后所留下的残余。比如人的死亡状态,就是无序的状态;
混沌-秩序-无序-混沌,这是一个系统循环的过程。系统通过不断地从混沌中产生有序,再逐渐走向无序,系统能够在变化中找到新的平衡和目的,从而实现持续的演化和发展。
高智商,就意味着能做出正确的、好的决策?
所有有趣的系统(比如交通、医疗、发电),它们天生就带着风险,这是改不了的。我们或许能调整风险出现的频率,但系统中的某些流程,本身就充满了固有的、去不掉的风险。正是这些风险的存在,才催生了这些系统特有的防护机制。
我的创业伙伴们总是把增长挂在嘴边。他们琢磨着怎样衡量自己的业务增长,以及如何实现规模的飞跃。比如说,如果他们现在的年收入是 100 万美元,他们就会思考怎样能翻十倍,达到 1000 万美元。同样,如果他们现在有 1000 个用户,他们就会计划如何扩大到 10000 个用户。
阅读新闻并不总能让我们更了解世界,反而可能适得其反。我们对信息的渴求,有时却让我们陷入了信息的海洋,难以分辨真伪。
💡 学校教育中最有害的不是课程知识本身,而是“为了好成绩而学习”的思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