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挑战,并非在于如何分类或存放。真正的挑战,在于识别出哪些知识才是真正值得深入探索和获取的。
关键是要建立一个系统,让这些知识能够穿越时间的周期,增援未来的自己。
本文作者Venkatesh Rao在文章中提出了一个启发性的观点:AI不是人类发明的“智能引擎",而更像是一台帮助我们观察世界的“数据望远镜”或"相机”。
传统观念认为,Al是由人类刻意设计创造的智能机器,比如电影中常见的各种人造智能生命体或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机器人。然而,Rao挑战了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叙事。他认为,大模型更准确地说,并非“创造“智能,而是帮助我们从浩瀚的数据中“发现”了智能本身早已存在的规律。
多巴胺和血清素的区别是什么
问一位刚认识的生物学背景的朋友,多巴胺和血清素的区别是什么
答,多巴胺是一种 “好事即将发生” 的化学物质,血清素是 “好事正在发生” 的化学物质。前者促使我们寻找,后者促使我们满足
#无用但有趣的冷知识
帕金森定律指出如果不对组织内的任务或时间做任何限度的管控,就会出现工作无限填充时间、官僚层级扩张的“低效放大”现象。
第二篇内容从个人或局部行为层面入手,提出了一个反向破局思路:“快”本身可以减少拖延并带来正反馈帮助个人(或团队)不停地迭代、提高、尝试更多可能性。
而本文则提供了流程级、系统级的改进框架,用来避免“局部忙碌牺牲整体产能”的问题;通过识别瓶颈、优化瓶颈、服从瓶颈的过程,真正实现高效产出。
帕金森定律指出如果不对组织内的任务或时间做任何限度的管控,就会出现工作无限填充时间、官僚层级扩张的“低效放大”现象。
而本文则提供了流程级、系统级的改进框架,用来避免“局部忙碌牺牲整体产能”的问题;通过识别瓶颈、优化瓶颈、服从瓶颈的过程,真正实现高效产出。
人们常说,可用的工作时间越长,完成工作的时间就越长。因此,一位闲暇的老太太可以花一整天的时间写明信片并寄给她在博格诺里吉斯的侄女。一个小时用来找明信片,另一个小时用来找眼镜,半个小时用来找地址,一个半小时用来构思,20 分钟用来决定去下一条街的柱廊时要不要带伞。这样,一个忙碌的人花上三分钟的努力就能完成的事情,可能会让另一个人在一天的疑惑、焦虑和劳累之后一蹶不振。
一般情况下在云服务商那里买到的服务器都免费安装了某个Linux的发行版,然而想安装windows则需要单独付费,这个时候我们可以DD 一个windows系统来使用。DD系统是指使用dd命令直接将镜像写入硬盘以实现操作系统安装的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安装效率。这里要注意服务商的ToS(服务条列),一般支持自定义挂载镜像的商家都支持DD Win系统。 安…
想到了科技史上的两个历史性时刻
想到了科技史上的两个历史性时刻。合成氨巧合的点是,英国等协约国对德国进行硝矿禁运…
贝塞麦转炉(钢铁成本剧降)
• 时间与背景
1856 年,英国的亨利·贝塞麦(Henry Bessemer)发明了用强力吹风法炼钢的“贝塞麦转炉”工艺。
• 技术革新
利用高压空气吹入到铁水中,去除碳、硅等杂质,大幅度缩短了炼钢时间,并减少了对人工和燃料的需求。
• 成本下降
在此之前,钢是一种高端材料,价格昂贵;贝塞麦转炉让钢的生产成本在当时就下降了 80%-90%,这为大规模修建铁路、桥梁和摩天大楼奠定了物质基础。
哈伯-博施法(合成氨肥成本剧降)
• 时间与背景
20 世纪初,弗里茨·哈伯(Fritz Haber)与卡尔·博施(Carl Bosch)成功实现从空气中“固定”氮(N₂),合成氨(NH₃),打破了人类主要依赖智利硝石等天然氮肥矿床的局面。
• 技术革新
通过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合成氨,实现工业规模的氮肥生产。
• 成本下降
在此工艺出现之前,世界各国对硝石等天然氮化合物高度依赖且储量有限;哈伯-博施法出现后,人造化肥的成本迅速下降,幅度可达 90% 左右,极大促进了现代农业产量的飞跃,被称为“养活世界的发明”。
#无用但有趣的冷知识
与其在一件事情上努力做到最好,不如在两件或更多事情上努力做到非常好。
当然,这个技能组合最好要有一定的筛选;它们最好是那些不容易搭配在一起,但又能很好互补的技能。比如,写代码和公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