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信息茧房自救指南
知识分为两种:增强性知识和突破性知识;增强性知识是加深我们固有认知的知识,突破性知识则是推翻我们已有认知的知识。 这个时代,我们基本不缺增强性知识,算法推荐给你的内容基本都在加深你的固有认知,因为算法只会推荐你喜欢的内容。 我们应该着重寻找那些突破性知识,ROI 最高。这些知识可能也是我们下意识会抗拒的。
【翻译】德鲁克:做自己人生的CEO
本文原题为《Managing Oneself(管理自己)》,刊登在十几年前(2005)的《哈佛商业评论》上,据说是 HBR创刊后重印次数最多的文章。 作者是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德鲁克认为在现在的环境下,大多数公司是不为员工的职业发展负责的。因此,对于知识工作者或者脑力劳动者来说,要自己做自己的CEO。
【原则】齐拉特十诫 Szilard’s Ten Commandments
Szilard的"十诫"(Szilard's Ten Commandments)是由20世纪物理学家和科学家Leo Szilard设立的一组原则或准则。Leo Szilard是一位在核物理和信息理论方面有着重要贡献的科学家,也是曼哈顿计划(Manhattan Project)的参与者之一。
【原则】林迪效应 Lindy effect
林迪效应是一种观察非生物体(特别是想法或技术)生存期的理论,其主张一个非生物体存在的时间越长,其未来存活的预期时间也越长。换句话说,林迪效应认为事物的“寿命”与其已经存在的时间成正比。
【原则】汉隆剃刀Hanlon’s Razor
汉隆剃刀模型是一种决策规则或启发式原则,用于解释人们行为背后的动机。简单来说,该模型建议:“永远不要把别人行为的解释归因于恶意,如果这些行为可以用愚蠢或无知来足够解释。
【原则】罗伯特法则(Robert’s Rules of Order)
罗伯特法则(Robert's Rules of Order)是一套在各种组织和集体中广泛使用的议事规则和流程指导。这一规则由美国军官Henry Martyn Robert于1876年首次编撰,目的在于提供一个结构化的会议和决策制定框架。罗伯特法则旨在促进公平、高效的讨论,并确保每位参与者都有平等的机会发言和投票。
【原则】帕累托法则 Pareto Principle
帕累托法则,也被称为80/20法则,是一种描述资源分布和效果产生不均的经济原理。**这个法则起源于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Vilfredo Pareto)的研究,他在1906年发现意大利大约80%的土地由20%的人口拥有。这一现象后来被发现也适用于许多其他领域,比如商业、项目管理和日常生活中。
【原则】恩格尔巴特定律 Engelbart’s law
由计算机科学先驱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Douglas Engelbart)提出的一个理论。这个定律主张,随着技术和方法的不断改进,组织的“集体智慧”能力会加速增长。
【原则】熵增定律
也称为热力学第二定律,在物理学中是一个基本概念。它描述的是一个封闭系统随时间变化的自然趋势,即系统的熵(一个衡量无序度的物理量)总是倾向于增加。熵增定律揭示了能量转化和传递的不可逆性,是理解自然界众多现象的关键。